南宁旅游切换城市

㕵㕵㕵  查看地图

当前位置: 南宁旅游网 > 上林县旅游

上林县简介

上林县位于广西中南部,大明山东麓。东北邻来宾县,南接宾阳县,西南毗武鸣县,西北连马山县,北靠忻城县,县人民政府驻大丰镇, 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32公里,二级公路直通南宁。距湘桂铁路黎塘火车站73公里, 距贵港市码头123公里, 距防城港口318公里。全县总面积为1890平方公里。1999年设有大丰、三里、巷贤、白圩、明亮、乔贤、西燕 7个镇,澄泰、塘红、中可、镇圩、覃排、木山6个乡,131个村(居)民委员会,688个经济联合社,全村民小组1296户、44.18万人,人口密集为每平方公里234人,有壮、汉、瑶、苗、侗、布依、毛南、仫佬、满、回、京11个民族,其中壮族占人口80%以上,瑶族占5%。 
       上林县地处低纬,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,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,年平均气温20.9℃,最高气温39.7℃,最低气温零下1.7℃,年平均降雨量为1789.2毫米,沿大明山一带年均雨量为2407.5毫米,最高达2600毫米,是广西六大暴雨区中心之一。年平均无霜期为337天。常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主,西北风次之,平均风速为2.8m/s,地震为2.7度区。 
       上林县人杰地灵,气候宜人,物产丰富,有丰富的矿产资源。矿产资源种类繁多,全县有无烟煤、石煤、金矿、铁矿、锰矿、铅锌矿、红锑矿、滑石矿、石英石(水晶石)、大理石、高岭土等种。 
       水利资源丰富, 境内河流繁多, 水流湍急,可建多级水电站。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.8万千瓦,可开发利用3.12万千瓦,已开发利用8700千瓦,尚待开发的有2.4万千瓦。 
       上林县境内有三大旅游区,即大明山旅游区、洋渡风景和大龙洞景区。

人文历史:
 历史沿革
      秦始皇三十三年(公元前214年)置桂林郡,本县为桂林郡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上林县。此后隶属关系和辖境虽屡有变动,但县名历宋、元、明、清一直未变。咸丰七年八月初八日(1857年9月25日)李锦贵率农民起义军攻占县城,改上林县为澄江县。同治元年(1862年)李锦贵病逝,不久清军攻占县城,复改为上林县。民国时,上林县名沿清代不变,初属广西南宁道。民国15年(1926年)废道,直隶广西省政府。民国29年(1940年)划属武鸣行政督察区。民国31年(1942年)并区,属广西省和第四专区。

     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上林县初隶南宁专区专员公署。1951年改属宾阳专区。1956年,桂西壮族自治区成立,直隶自治州。1952年10月,本县北部的蓝甲、古蓬、安良、北更、马蹄、思吉等6个乡划归忻城县。1953年划马山县福兰乡弄步屯归本县管辖。1956年划忻城县龙门乡内释屯归本县。1958年,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,改属南宁专区员公署,1971年属南宁地区行政公署管辖。1958年冬,上林县、宾阳县合并,改称宾林县。翌年夏,上林、宾阳分开,恢复上林县建置至今。2003年6月27日,上林县并属南宁市管辖。

 民族文化
      上林是壮族聚居地。约于宋元之际,瑶族由桂西北陆续迁徙到上林,散居在县境内东部和北部石山地区。唐宋时期,有少数汉族流寓上林,而大量入迁则是在明清两代。现县内聚居有壮、汉、瑶、苗、侗、布依、毛南、仫佬、满、回、京12个民族。上林县85%的人讲壮话,上林壮族历来在书写契约、碑文、民谣时,除从汉字中借用同音字表述壮语外,还假借汉字形体创造了许多壮字。民间节俗有春节、社节、三月三、清明、端午节、达努节、收人牛魂节(六月六)、中元节、中秋节、冬至、送灶君节等民俗还有坐月、吃“三朝酒”、“满月酒”、拜圣、认干爹干娘干兄妹等。重教崇学是上林的传统,民间兴学比读蔚然成风。县境内有“岭南状元村”盛誉的不孤村。


 

上林县特产

1、八角(又分大红八角,角花八角和干枝八角)。 上林县八角是1906年住左江镇总兵黄忠立引进种植,距今已有近100年历史,现有八角林6万多亩,年产量35000吨。 2、滑石矿。上林滑石矿属我国大型滑石矿床。距县城48公里,控明储量2167万吨,矿体长9000米,平均宽度300米,均属二、三级品滑石矿。目前年开采量为30万吨左右。 3、钒矿。上林大明山脚一带蕴藏着一个罕见的大型矿床,伴生丰富的银和石煤。矿体长33公里,宽1公里,平均厚度16.66米,最大厚度40.84米,石煤储量2.7亿万吨,钒矿储量C+D级为153万吨,是广西目前最大的富钒矿床;矿体沿大明山脚出露,可露天开采。
分享
南宁旅游:
南宁市旅游 宾阳县旅游 横县旅游 隆安县旅游 马山县旅游 上林县旅游 武鸣县旅游 邕宁县旅游